近日,一则广发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筹建组的招聘公告吸引了租赁业内的关注。虽然还未有具体的筹建信息公布出来,但不难看出,广发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计划正在加速落地。
不仅是广发银行,今年4月,中国银行相关金融租赁公司的筹建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设立已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注册资本拟为108亿元人民币,中行持股比例达92.59%。
一直以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都是金融租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无论是公司资产规模还是净利润水平均表现亮眼。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信评也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提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但得益于母行的有力支持,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信用质量将维持稳定。
整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等不利影响,但金融租赁业仍然保持了较为平稳且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发挥产融优势平稳落地各项业务
除上述两家银行拟筹建金融租赁公司外,今年4月,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也正式通过董事会决议,拟设立金融租赁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70家金融租赁公司,其中有37家由银行全资控股。从上半年业内拟筹建金融租赁公司的各方动向来看,资本对于金融租赁行业的投资热情未减。
金融租赁公司的新设与筹建脚步未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在经营方面,租赁企业也展现出了较强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与应对各种困难的信心。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近期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7%的企业在近半年内不担心持续经营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金租公司围绕服务实体企业的各项租赁服务在有序地推进当中。从单个机构看,湖北金融租赁公司前4个月实现业务投放54亿元,其中,4月单月实现了超20亿元的投放。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省市进入全面复工复产的4月,不少金融租赁公司都落地了新的业务或达成新的合作。例如,工银租赁成功向成都航空交付了一架国产ARJ21-700飞机;交银金融租赁与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和中船贸易联合签订了12艘12万吨双燃料油船建造合同,总金额达46亿元;此外,国银租赁也于当月与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及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订立三份造船合约,共计8艘21万吨散货船,总价值约为4.2亿美元。
提升流动性增资发债双管齐下
今年3月,建信金租完成增资30亿元,总注册资本升至110亿元引发了行业关注。
增资一直都是金融租赁行业的热点话题之一。《金融时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网站公布的信息统计,2020年1月至6月,共有包括建信金租在内的4家金融租赁公司获准进行了增资。3月,山东通达金融租赁获批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11亿元;交银航空航运金融租赁获批注册资本由85亿元增加至140亿元;5月,华融航运金融租赁获批注册资本由9亿元增加至12亿元。
除增资外,今年上半年,金融租赁公司也获准发行多单金融债券。据《金融时报》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横琴华通金融租赁、广东粤财金融租赁、工银金融租赁、农银金融租赁、浦银金融租赁、交银金融租赁、四川天府金融租赁、苏银金融租赁、苏州金融租赁、华融金融租赁10家公司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发行金融债券,总发行规模达590亿元。
虽然金融租赁公司股东背景实力较为雄厚,且同业拆借、股东增资、金融债等融资渠道较为顺畅,但在频频发债增资背后,仍需注意流动性风险问题。受疫情影响,实体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有助于优化中长期资金配置,降低因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积极应对飞机租赁面临的压力
在7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不少具有较强资本实力的公司,其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关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的租赁项目受到了航空、航运市场低迷的直接影响。开展飞机租赁的金租公司面临着航空公司破产、租金下降、飞机订单推迟和取消、供应过剩与飞机价值下降等挑战。对此,标普信评分析认为,航空租赁业务敞口较大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收益水平将受到较大冲击。
不过,虽然外部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但标普信评认为机构有能力应对和化解,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航空业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型银行的金融租赁公司,母行的高信用质量能够有效缓解此次疫情对租赁子公司业务带来的冲击。
近日,中国飞机租赁公司宣布发行3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飞机采购。
作为资本密集型以及资源密集型产业,机构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外部优渥的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飞机租赁得以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近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为船舶和飞机融资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限制,探索以保险方式取代保证金”,这也为国内飞机租赁的发展带来了利好,有望为原本已经在快速发展的金融租赁行业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审慎经营、合规经营依然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金融租赁行业的重点。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金融租赁公司也应进一步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切勿漠视监管,在内控管理和开展业务时,应首先熟知并严格遵守各项监管政策,以合法合规经营为前提,更好地提升专业化、差异化服务能力。
标签: